黏度是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應用中的重要工藝參數(shù),人們對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產生機理、溶液濃度、剪切速率及離子強度對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性質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黏度大小與溶液濃度、剪切速率、溫度及離子強度密切相關。
攪拌速度、水溫對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響
一、溶解中攪拌速度對溶液黏度的影響
在配制過程中采用200r/min和600r/min的攪拌速度,測定了一系列不同濃度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在30℃時的黏度,發(fā)現(xiàn)同一質量分數(shù)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不同的攪拌速度下溶解得到的溶液黏度相差比較大,較高轉速下得到的溶液黏度大約只有低轉速得到溶液黏度的60-70%。
溶解過程主要是克服分子鏈間的—CONH2的氫鍵締合,當聚丙烯酰胺溶于水時,在溶脹和溶解過程中,其酰胺基既形成分子內氫鍵,又與水分子形成氫鍵,分子內氫鍵構成聚丙烯酰胺的環(huán)結構和螺旋結構的剛性鏈段,這種結構使得溶液的黏度較大。攪拌速度快,分子內氫鍵構成聚丙烯酰胺的環(huán)結構和螺旋結構的剛性鏈段受機械剪切的作用容易被破壞和解離,當溶液受到剪切速率增加時,原已滲透到大分子內部的內含溶劑,在剪切作用下被迫擠出,無規(guī)線團尺寸減小,溶液分布在無規(guī)線團之間,從而使聚丙烯酰胺的酰胺基更多地與水分子作用而使大分子變得柔順,流體力學體積的黏度也變小。
二、溶解后攪拌速度對溶液黏度的影響
完全溶解后的溶液再經過長時間高速攪拌,發(fā)現(xiàn)黏度沒有變化。可見攪拌速度對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的影響只限于溶解過程中。溶解后聚丙烯酰胺分子內氫鍵與水分子形成的分子外氫鍵達到平衡狀態(tài),形成了一種二次結構,破壞這種二次結構所需要的活化能比較大,即使提高攪拌速度,也不會破壞這種二次結構,從而不會再影響聚丙稀銑胺溶液的黏度。
三、溶解中溫度對溶液黏度的影響
同一質量分數(shù)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在不同溫度下溶解得到的溶液黏度相差較大,聚丙烯酰胺溶液濃度低(0.8%,1.0%)時,溶解溫度超過40℃,黏度明顯下降,聚丙烯酰胺溶液濃度較高(1.2%-1.4%)時,溶解溫度超過45℃,黏度明顯下降。溫度有利于克服分子鏈間-CONH2的氫鍵締合,但要高于閾值溫度后黏度才有明顯下降的現(xiàn)象,這與水在聚丙烯酰胺中的擴散活化能和顆粒聚丙烯酰胺溶解活化能有關,只有超過水在聚丙烯酰胺中的擴散活化能和顆粒聚丙烯酰胺溶解活化能,才能克服分子鏈間的-CONH2的氫鍵締合,從而使聚丙烯酰胺的酰胺基更多地與水分子作用,是黏度變小。
四、溶解后溫度對黏度的影響
在30℃溶解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升溫至35-55℃,保持2h,然后降溫至30℃測量溶液黏度,黏度基本保持不變,可見溫度對聚丙烯酰胺溶液黏度的影響只限于溶解過程中。溶解后再提高溫度不能破壞二次結構,不影響二次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不會再影響聚丙烯酰胺溶液的黏度。
五、結論
配置溶解過程中不同的攪拌速度和溫度導致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黏度相差很大,較快攪拌速度和較高的溫度溶解得到的聚丙烯酰胺說溶液黏度較小。聚丙烯酰胺在溶液過程中有可能形成了一種決定黏度的二次結構,這種結構的形成與溶解過程中的攪拌速度和溶解溫度有關,這種二次結構相當穩(wěn)定,不易再受攪拌速度和溫度的影響。
二次結構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聚丙烯酰胺分子內氫鍵的分解與再生成,同時聚丙烯酰胺分子與水分子之間形成氫鍵,二者達到了一種動態(tài)的解離與平衡狀態(tài)。而破壞這種平衡狀態(tài)所需活化能較大,因此這種二次結構穩(wěn)定,宏觀上表現(xiàn)為溶液的黏度受到配制條件的影響,而配制溶解完后表現(xiàn)穩(wěn)定。